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,曾做过这样的实验: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、失眠的中老年人30名,分为三组。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粉。乙组不服药,但愉快地参加锻炼。丙组不服药,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运动。结果表明,乙组的效果最好,愉快的运动锻炼胜于服用药物,而丙组的效果最差。这说明,体育锻炼中的心理卫生对锻炼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。
在体育锻炼中讲究心理卫生,首先要注意有明确的锻炼目的和强烈的运动效果。在运动前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运动情绪,要有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,避免那种“身随而心违”的被动状态。其次在体育锻炼中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呼吸,如何掌握正确运动技术等方面上来。
讲究心理卫生,还要注意尽力使体育锻炼轻松。可以在运动前听听音乐,也可以找情投意合的亲人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,在运动中相互鼓励,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。讲究心理卫生,还要注意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,注意多参加一些“轻体育”。如爬山、划船、钓鱼、野游、跳舞、滑冰等运动,尽力使运动与娱乐相结合。
讲究心理卫生还需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。其实,心理调节并不神秘,如果我们在跑步前,在屋里镜前照一照,整理一下头发、衣领,看看自己的面容,让精神振奋起来,这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。